
北方人春節的第一餐吃餃子,餃子頗似元寶,寓有進寶之意。北方有句諺語:「三十晚上吃餃子,沒有外人。」以示親密無間,可見餃子是除夕之夜各家各戶慶團圓的必備之物。
信餃子招來財氣
北方人能將餃子捏合得天衣無縫,有款有型,用熨斗熨過一般挺括餃子之吉利,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其造型,酷似古代作為「硬通貨」的元寶;吃餃子,近似於儀式,象徵性地在「招財進寶」。另一方面,借餃子的諧音,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之寓意。
中國人相信餃子能帶來財氣,帶來好運。人們還將抽籤的習俗引進飲食中,包餃子時於餡里埋藏銅錢、銀幣、寶石、珍珠之類小小的吉祥物,占卜各自的時運,吃餃子的過程也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憧憬。

新年裡麵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而各地餃子的做法和食法也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餃,東北的老邊餃子,江南的水煎餃,玉潤玲瓏,餡鮮味美。

舊日北京春節風俗,也有熱氣騰騰蒸年糕的,呼應著包餃子,以示米麵充足、家有餘糧。

啃豬蹄 有撓頭
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北方過年,啃豬蹄兒是要給來年有個撓(撓是指往回賺錢的意思)頭!

買豬蹄兒還有規矩,就是一定要買豬的前蹄,因為前蹄是往回撓,後蹄是往後蹬。豬蹄紅燒、鹵水都可以。

雞:吉祥平安
雞與吉同音,寓意吉祥。雞翅,寓意展翅高飛、飛黃騰達。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

魚:年年有餘
中國人過春節講究好意頭,希望「年年有餘」,當然春節餐桌上少不了「魚」,甚至魚的名稱也特別挑上吉祥話代表昌盛的鯧魚或者魚體帶紅的紅目鰱、赤鯮、馬頭魚等。

柿餅:事事如意
柿子也是北方新年市場常見的食品,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會準備糕點瓜果,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柿餅,即象徵事事如意。

糖瓜粘 保平安
灶王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製品,只有過小年前後才上市。用這種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粘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二十三,糖瓜粘」,北方人在小年這一天有吃灶糖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