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下,本港零售業進入「冰河時期」,本地零售數據連跌13個月,政府統計處周二(31日)公布最新零售業銷貨額數字,2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27億元,按年下跌44.0%。1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修訂估計按年下跌21.5%。首兩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按年下跌31.8%。
扣除其間價格變動後,2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按年下跌46.7%。1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修訂估計按年下跌23.1%。與去年同期比較,首兩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下跌33.9%。
按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由高至低分析,首兩個月合計的銷貨額與去年同期比較,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的銷貨價值下跌9.3%。其次為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銷貨價值下跌58.6%;其他未分類消費品下跌21.9%;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下跌25.1%;藥物及化妝品下跌42.7%;百貨公司貨品下跌41.4%;服裝下跌49.9%;汽車及汽車零件下跌24.2%;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下跌43.1%;傢具及固定裝置下跌19.6%;中藥下跌23.7%;書報、文具及禮品下跌35.0%;以及眼鏡店下跌28.6%。
另一方面,首兩個月與去年同期比較,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上升11.1%。其次為燃料,銷貨價值上升6.5%。
政府指零售業環境短期內極為嚴峻
政府發言人表示,零售業銷貨量的按年跌幅在2月份急劇擴大,並為有紀錄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這主要反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對與旅遊及消費相關活動造成的沉重打擊,儘管農曆新年在不同時間出現也有一些影響。
發言人進一步指出,2019冠狀病毒病全球大流行令訪港旅遊業停頓,並嚴重削弱本地消費需求,零售業的業務環境短期內依然會極為嚴峻。政府會密切留意相關情況,以及其對整體經濟及就業市場的影響。